寡人之于国也考点
1、通假字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
2、特殊词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4)数罟不入?池(细密)
3、一词多义
(1)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2)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
数罟不入?池(密)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3)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
(4)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相关内容
-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记述了一段孟子与梁慧王关于“民不加多”的讨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孟子对自己“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的阐述,最后孟子怀着激动的感情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本单元对《论语》、《孟子》、《荀子》、《庄子》的选文,我们可以看出,本单元主要是学习形成与2000多年前的先秦散文。诸子散文记录了,我国先秦各流...
-
寡人之于国也虚词
寡人之于国也虚词,,寡人之于国也 虚词整理: 以:(1)斧斤以时入山林 以:根据,按照。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以:凭着。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以:把。 之:(1)寡人之于国也 之:去独,不译。 (2)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之:去独,不译。 (3)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之:...
-
寡人之于国也后续
寡人之于国也后续,,这篇文章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
-
踩高跷的来历
踩高跷的来历,,踩高跷,又称踩拐子、缚柴脚、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踩跷等,是汉族传统民间活动之一。它可视为游戏,亦常出现在马戏团、中国传统庙会表演,是种民间体育活动。人们踩高跷,既能提升自己的高度,在表演时更能吸引别人注意,同时能保持活动能力。传说民间有一种传说,说是以滑稽著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婴,一次出使邻国,邻国国都要笑他身材矮小,他就装一双木腿,顿时高大起来,弄得那国君臣啼笑皆非。他又借题...
-
项脊轩志注释
项脊轩志注释,,一、通假字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二、一词多义1、始 ①室始洞然 (才,方才,副词) ②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 2、过 ①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②大母过余曰 (访,探望,动词)3、置 ①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②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4、而 ①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 ②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但,表转折,连词) ...
-
寡人之于国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寡人之于国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百姓死了,就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这样,普天下的百...
-
寡人之于国也表达了什么
寡人之于国也表达了什么,,寡人之于国也讲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
-
项脊轩志考点
项脊轩志考点,,一、古今异义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2.南北为一 (一,整体)3.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4.往往而是(往往,到处)5.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6.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7.久不见若影 (若,你)8.日过午已昏 (昏,暗)9.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10.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11.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12.亦遂增胜 (胜...
-
寡人之于国也是什么文体
寡人之于国也是什么文体,,寡人之于国也是议论文。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弟子录 〔先秦〕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
-
寡人之于国也是什么句式
寡人之于国也是什么句式,,1、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2、非我也,岁也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3、非我也,兵也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例装句】1、状语后置句:⑴ 申之以孝悌之义⑵ 树之以桑⑶ 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2、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否定句...
-
项脊轩志一词多义
项脊轩志一词多义,,一词多义1.始室始洞然 (才,方才,副词)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2.过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大母过余曰 (访,探望,动词)3.置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4.而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但,表转折,连词)往往而是 (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也可不译,连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你,你的,代词)...
-
寡人之于国也的寡人是指
寡人之于国也的寡人是指,,1、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2、《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
-
唐雎不辱使命的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
唐雎不辱使命的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通假字: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 2.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灰色)3.轻寡人与 (“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4.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值”,只,仅仅) 5.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二.一字多义:以: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徒: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1.亦免冠徒跣(光着,动词)3.徒以有先生也(...
-
短文二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
短文二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 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2.参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加入。3.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今义:与“真”相对。4.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今义:金子,黄金。5.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
记承天寺夜游古今异义词
记承天寺夜游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遂:遂至承天寺。(于是)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打洞)《狼》 盖: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原不是)《狼》 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 《口技》 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 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今义: 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罢了 今义: 耳朵苏轼(1...
-
鱼我所欲也一词多义整理
鱼我所欲也一词多义整理,,《鱼我所欲也》一词多义:1、与: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给。例句: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例句: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 。3、是:指示代词,这个,这样。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样看来,由此看来。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
-
李凭箜篌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李凭箜篌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今异义:围:今义:环抱;环抱着某物的东西古义:量词 如:大十余围或:今义:或者古义:有时 如: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相:今义:容貌,仪表古义:福气 如:父母无相请:今义:礼貌用语古义:求 如: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聘:今义:(商家,公司等)招聘古义:订亲,娶 如:聘寄女为后善:今义:善良古义:好 如:以供父母,岂不善耶?一词多义:生:1.(父母)生下(孩子) 例...
-
苏轼词两首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苏轼词两首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1、游侠儿:①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②今义:行侠仗义的人。2、少年:①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②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一词多义故故垒西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旧,形容词。国有大故,则令民各守其闾(《周礼·地官·乡大夫》) 事,事故,名词。无缘无故(成语) 缘故,原因,名词。广故数言欲亡(《史记·陈涉世家》) 故意,副词。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