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湖北赤壁(湖北赤壁市人祖籍为什么大多来自江西?)

网友提问:

湖北赤壁市人祖籍为什么大多来自江西?

优质回答:

在元朝,湖南、广西、海南全省区、以及湖北、广东、贵州一部分属于湖广行省;在明代,只有湖南、湖北属于湖广布政司;到了清朝,湖南、湖北分开,湖广不再代表一个省级行政机构,但是管辖两省的总督仍然冠以“湖广”二字,即湖广总督。赤壁市自古属于湖广范围内,赤壁人祖籍大多来自江西,与“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有关。下面就有关问题分别叙述如下:

一,移民的时间。

移民最早起于唐朝,而今天重点讨论的江西填湖广发生在明清之际,尤以元末明初最盛,民间称为“洪武开坎”;以后在永乐年间、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清晚期都有移民现象,时间跨度达到一千多年。

二,移民的原因。

湖广自古为四战之地,南北要冲,是遭受兵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特别是从1254年蒙古军在光化筑城开始,至1276年元军攻克潭州为止,宋元双方在湖广地区争夺战前后延续20多年,襄阳、荆州一带备受战火摧残;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红巾军与元军的厮杀,以及朱元璋与陈友谅两大势力的拉锯战,湖北作为重要战场,人口伤亡十分严重。元未明初,由于湖广地区人口凋零,大量土地抛荒,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朱元璋采取了户部郎中张九皋的奏议:“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把“田野辟,户口增”作为安邦治国的根本。下令把稠密地区的人口迁移到人口稀疏之地。最后一次移民是清晚期,湖北是太平军与清军争夺相当激烈和频繁的地区,许多大的战争都发生在境内的主要城市。1856年以后,战局的中心转移到长江下游流域,湖北战争危害才明显减轻。成千上万的男子,甚至妇女被太平军虏走。仅1853年,被掠人口约为30至50万;还有自愿加入太平军的,仅1860至1861年之间,加入太平军的就有30万之多。从安史之乱后,湖北地区历次战乱中人口损失巨大,部分乡村出现百里无人烟状态,这种局面是导致移民潮的主要原因。

三,为什么移民主要来自江西?

湖南、湖北人中除少数是土著后裔以外,绝大多数来自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四川等省,在这些省的移民中,位居前三的是江西、安徽、广东。从大流域看,江苏、安徽、浙江、江西,长江流域移民呈现自西向东的趋势。“居楚之家,多豫章”,在这些移民中,又以江西移民最多,约占移民总数的90%,整个湖广人口中,江西人口占据60%–70%,江西移民主要出自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即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从分布上看,赣北多于赣南,从流域看,开发早,经济文化发达的赣江中下游迁出人数最多。

江西在历朝历代的战乱中所受的兵灾相对较少,又属于开发较早的地区,因此人口密度较大。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年),江西地区人口有44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元世祖至元27年(1290年),江西人口占全国的23.3%,居各省之首;至明代,江西人口在全国13个布政司中排第二位。江西由于人多,出现了人稠地狭,以及赋税过重的现象。该地区移民有政府强制引导的一面,又有自发寻找出路的一面。

四,移民规模。

湖广地区经受战乱冲击之后,人口凋零,田野荒芜。待战火停息,江南狭乡百姓便迁入垦殖,他们与战乱南逃的中原百姓一起,根本改变了湖北人口的面貌。今天的湖北是一个移民社会,有超过80%的家族是移民,相应有90%以上的人口是移民的后裔。张国雄先生调阅了339个家族档案,其中只有22个家族世居湖北,属于土著,其余都是唐代以后迁入的,移民家族占总数的93.5%,可见该地遭受兵灾之惨烈,人口迁移之广大。自明太祖朱元璋一声令下,江西民众纷纷响应,沿途官府不敢怠慢,从筷子街、瓦屑坝进湖广的移民队伍扶老携幼、浩浩荡荡;溯长江而上的船只首尾相连,绵绵不绝;真正奏响了江西填湖广的雄伟乐章。

“江右(指江西)之民愿徙楚者听。所至有山泽之利,荒弃多年,不在租税正数者,俱许其开垦,永不起科,亦可行也。诚使燕赵秦楚无遗利,江浙、三晋民不游食,则于国家命脉无小补矣。虽然,此其大概也,就中迁徙又有难易。越人之徒燕,十之而九,江右之徙楚也,十之而八”–(于慎行:《谷山笔厘》卷十二)。元末明初,湖北173.8万人中有69万人是江西移民,在湖北人口中占四成。南昌移民在湖南北部占绝大多数,吉安移民在湘南人数上占压倒性优势。

江西移民青睐遭受战争打击较重,人口稀少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以优先占尽地利,然后考虑其它地方。明朝由江西迁往湖广的人数占历代江西迁往湖广人数的63%以上,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移民主要是江西北部和中部的居民。与“江西填湖广”几乎同时进行的是“湖广填四川”,因为移民政策优惠,允许移民自主择居,自主圏地,大批江西人源源不断而来,造成湖广人口趋于饱和。湖广填四川第一次发生在元末明初,主要原因是蒙古人屠川,致天府之国为人间炼狱,人口由1400万锐减到80万,经过元朝四川人口经济仍然没有恢复过来。明太祖为了充实四川人口,诏令狭乡之民迁川。这一次移民人数约为50万,大多是江西人入湖广后,鉴于人口饱和的现状,继续向西迁徒进入四川落籍。第二次湖广填四川发生在明末清初,与张献忠、清军以及吴三桂的战祸有关,致使四川人口由恢复后的600万锐减到60万。为了充实四川户籍,大量湖广人口移民四川,这一次移民数量超过100万。朱德元帅祖籍广东韶关,据他回忆,他们家祖上也是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的。

五,迁徙路线。

江西迁湖广的移民,先在南昌的筷子街(巷)或鄱阳的瓦屑坝(今瓦燮村)集中后出发,从水陆两路分别行走。从南昌筷子街到湖北的陆路为:从九江起,过龙开河,经洗心桥至瑞昌县,西过黄甲桥至界首(今阳新县界),接鄂州至阳新到武昌。从筷子街、瓦屑坝到湖北走水路有两条线。一条是从筷子街经鄱阳,过都昌、星子、湖口入长江,从湖口北渡大江80里至黄梅县;或是从湖口入长江,上溯22里入蕲州,190里入黄州,235里至汉口。第二条线是从鄱阳县瓦屑坝经都昌至湖口,由湖口进入长江后与从筷子街出发的水路移民路线相同(参照杨正泰校注《天下水陆路程》三种。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江西移民进湖南以陆路为主;进湖北以水路为主,充分利用长江、汉水交通便利。长江中下游移民乘船溯江而上,一部分选择在鄂东定居,其余移民分三路向湖北中部、北部、西部分流。

六,移民的情形。

江西移民响应明初政府诏令:“徙江西民实楚南”,一般以家族为单位,与同乡或亲朋好友结伴而行,择吉日启程,在江西指定暑衙领票,在某处登舟,在某处登陆,在某处歇店,在某处与同伴分手。“所至皆挂号,夜则老者投店,少者皆露处也”。沿途所经公所衙门,要向官差通报个人情况;老年人照顾其住店安歇,年轻的则露宿街头村野。有的老年人经不起长途跋涉,病死路上;有的老年人勉强撑到落居地,立即吩咐“起工造室,择吉安居”。量不久于人世,则交待后事,叮嘱子女们与邻为睦,立清界扺;记下祖籍地址;沿途所经城镇;因何原因到此;赶紧报上登籍,安家立业,不枉前程等等。

七,移民的结果。

江西移民大部分以垦殖为主,使大量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一部分以商业为主,主要渉足米、布、盐、医药、书籍、当铺等多种行业。明清时期的湖南人军事思想发达,对商业不感兴趣;江西人则不同,对军事不感兴趣,对生意比较感兴趣。江西的江右帮曾跻身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他们每到一地赚了钱后,就集资修建万寿宫,用来祭祀家乡的得道神许真君以及作为江西商人的会馆,全国各地有万寿宫800多家。湖北汉口的万寿宫位于民族路,康熙年间由南昌、吉安、临江等六府商号集资建成,占地4000多平方。在湖南凤凰,万寿宫仍然是当地著名旅游景点。

如今,很多湖南湖北老人在祭祀祖先时,习惯在祭品猪头肉上插上筷子,这是纪念祖居地出自南昌筷子街的行为;湖广地区的人认江西人为老表,也是一种对迁出地的认同态度。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是十堰的祖箱也是江西人!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湖北赤壁市人祖籍为什么大多来自江西.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