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登山打一字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无疑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教育家之一。孔子一生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人生轨迹,这其中既有孔子在他出生时就提出的“学而优则仕”的人生理念,也有他在去世前告诫弟子“不学礼无以立”的教诲。孔子一生曾数次游历列国并在列国之间进行演讲或著书来推广他的理想,这也让他成为了古代社会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作为我国杰出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说:“孔子不学礼,无以立”。虽然孔子曾在游历列国时发出过“学而优则仕”的忠告,但对于“学而优则仕”却一直持反对态度。
1.上山打一字
公元前479年,陈国大夫子贡把国君邀请到陈地。陈地地处中原与齐鲁两个国家的交界地带,也是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争夺的焦点之地。子贡告诉孔子说:“我虽然把国君请到陈地来,但陈国的国君似乎对我并不重视,你知道为什么吗?”孔子听了以后说:“因为他们想把国君请到陈地来,想了解我对陈国国君态度。如果这样做了,你的国君就会像陈国的国君一样轻视你,而你得不到国君足够的重视。”子贡回答说:“我听说国君经常在陈国境内的山中做了记号,你知道吗?”
2.孔子登天都不忘打声一字
孔子,原名子贡,春秋末期鲁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思想家。早年孔子在鲁宣公时做过国都宰,在齐国则历任大司寇、司空等要职。孔子的人生充满着戏剧性,他曾三次来到卫国,一次是为了学习和演讲鲁宣公;第二次是为国都的位置做准备时进行的演说;第三次是在公元前643年时前往鲁国去游历其他国家。孔子曾说:“我登天也不忘了打一字,因为这样可以使我更好地掌握声音。”孔子一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哲学家而不是政治家,因此他在演讲的时候也特别注意声调和节奏问题。
3.一字穷三代之学
在孔子的学生时代,有一次由于一个字不会写出,孔子就手把手地教他们,并在考试中给他们的试卷写上一个同样的字的名字。结果到了后来考试的时候,不少学生才发现自己的答案是对的,而且还写出了和自己一样的字。于是大家都嘲笑孔子,并嘲笑他只会写自己写不出来的字。而孔子对此并没有觉得羞愧自责,反而非常得意,甚至说,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坚持练习写一字。这也让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自己书写“一字”方法的人。之后孔子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便开始了他的讲学生涯。但孔子并非只会念诵诗,他还创造了一种极为有趣的方法来进行学习,这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