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寸是多大
人的头发,分上下两层,上层以丝绒为面料,中层以人造丝或羊毛为呢绒,下层以人造丝和棉之类的混纺织物为材料。这种结构的头发,有粗细、长短之分,长度可以是几厘米到十几厘米。毛绒绒的或短或长的。用一条棉线穿在一个人身上,如果是长头发,则只有头发丝那么粗短;如果是短秀发效果会更好。
1.中国人的传统习惯
古代,中国人从头发上就能辨别好坏,古人认为头发的长短,取决于头的形状,从古时开始,这种划分方法就被广泛地使用在社会生活之中了。中国人的发式分为五种,从左到右:直、曲、齐、渐、大。到了唐朝时,还进一步分为“五寸”和“七寸”等多种。当时人都认为头发长到一定高度后就会变成直、曲、齐、渐等形状,在唐代以前,头发没有直、渐等这些形状,只有一些小部分(即短发)是直上直下弯曲的。随着时代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头发长到一定高度后不仅难以再做发型,而且长到一定高度后会逐渐变成扁、弯、翘、曲等形状。因此当时人们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头型,就逐渐发明了直、曲、齐、渐等形状,但这些也都是很有限的。
2.古诗“七寸”的来历
据唐语林记载,唐代诗人杜牧在长安,就写过一首关于发结的诗:“何事长如七寸,梳头不结头如线”,这首诗在后世广为流传,是唐代名作。诗篇中提到的一个头发直径为7毫米,这个头发直径和七步诗的长度是一样的,所以把这个头发的长度和七步诗的最长部分相连接,就成了一首题为七寸的诗篇。这首诗,说诗人杜牧年轻时候喜欢结发,在家中便结了头,而且还剪了两次又一次。有一次他在床上睡着之后不小心踢到枕头边的一个花布包上,把头发也给撩起来了。
3.古人发髻
头髻的由来,众说纷纭。一说为周朝贵族的头髻;一说为汉、唐等朝代的帝王夫人所梳。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不能否定古代女子的头髻所承载的审美意识和民族性格。如中国古代妇女梳发髻多呈髻之形,这种形状是中国古代汉族男子一种常见的梳发样式。根据发髻式样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和纹样。例如:元代的黄巢把头发编成了马尾辫,元代中叶后在发髻上镶了一颗很大的明珠;唐代长安公主将两根头发编成麻花辫、垂珠辫,唐代李商隐头上就簪着两根珠花;宋代王安石在梅花赋中就曾写道:“春蚕到死丝方尽”形容妇女在春天剪掉自己的头发后“犹未死去之状”;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妇女之冠……必使发于髻里”;元代王实甫在元杂录中写道:“(元)王实之妻有七人:凤颈如环髻(一说为盘脑而起);头上盖一小珠冠”。
4.古时,七寸在“七”字上为“寸”,又称七缕。
指女子七窍中有五个。唐朝诗人张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缕相思三寸愁,半缘修道半缘君。”唐代诗人杜甫将进酒:“我本南来客,谁解相思苦。但使隔江犹唱后庭花,可怜离恨几时休?”
5.三种长短发髻:
三种长短发髻:头下一小束,一小束绕在脑后,或从上向下盘绕,或从下向上盘绕。在古代,将头发盘绕在头上,常用一些小花边的发饰作为装饰。有的用银丝扎一小束头发盘成的发髻即叫做发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