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土地是否有使用年限规定

大家在购买房产时,一定要看清楚土地使用年限的规定,不然自己所购买的房子可能就会面临着无法过户的风险。我国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对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根据这两部法律规定,国有土地上使用权人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可以依法转让或互换土地使用权的,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变更登记和转移登记,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收益等费用后才能申请领取使用权证。而房屋作为不动产则需要进行合法、合理、合规地交易以及缴纳相关税费后才可以进行不动产登记。

1、划拨土地上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是40年,而划拨土地上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是50年。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出让土地使用权,必须先补缴土地出让金,取得该幅土地的使用权证书后,方可动工建设。”在我国,的土地使用年限分为40年和50年两种。而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房屋的土地使用权是国家的一种用益物权,依法由国家无偿取得。”在法律上虽然没有明确的界限,但可以肯定地说该土地使用权期限与普通商品房的土地使用年限是一致的。因为划拨土地使用权是国家无偿取得的使用权,这就决定了开发商在开发建造房屋时不能用来牟利。但在法律上如果购房者所购买的房屋在一定时期内不需要使用这种房屋的话便可以取得该幅土地的使用权。如果房屋到期后开发商想要继续使用该幅土地上的房屋的话,那么必须要补缴土地出让金和相关行政税费等才可以继续在该幅土地上使用该幅土地。

2、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有“交房后,可以再续期”的约定,但由于二手房买卖双方一般是买卖双方共同委托第三方机构来进行合同签订工作,因此在签署合同时会产生一定的风险。

若在合同中约定,“交房后,可以再续期”后,房屋却因涉及到续期事宜而无法过户。这一风险是很难避免的,尤其是当购房者需要使用贷款买房时,很可能无法按时将房顺利过户。因此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要明确合同中约定了房屋土地使用权到期之后是否可以再续期,以及是否有续期的时间和条件。另外购房者在购买房屋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房屋产权是由原业主所拥有的并且他是可以继续居住的。房屋产权是归属于购房者所有的但不是全部产权。因此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必须明确土地使用权到期之后该如何处理。

3、划拨土地上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但是房屋本身所占土地使用权不会自动到期。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房屋的土地使用权有70年的使用期限,但房屋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自动到期现象。如果自己所购买的房屋土地使用期限到期后被**收回的话,就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因此,开发商如果没有在出让合同中注明土地使用年限50年,那就意味着在土地使用到期前开发商必须补缴土地出让金。而且,国家也没有规定开发商必须缴纳土地出让金后才可以继续使用房屋。因此,开发商在进行房屋销售时就应该向开发商告知清楚划拨土地的使用年限是50年的规定。如果开发商存在故意隐瞒或欺骗行为的话,购房者就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4、如果房产买卖合同上明确约定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50年。

那么此时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果是国家的划拨用地,房屋在没有进行出让的情况下,其使用年限为70年。如果是在进行房屋买卖的情况下,其土地使用年限会被延期50年。如果房屋购买时有约定土地使用年限50年的话,那以后土地使用权将自动转为出让年限。一般情况下,土地出让年限为70年,如果在二手房交易时没有将土地使用年限明确约定50年的话,很有可能在办理房屋过户时会被拒。那么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一种纠纷问题,那就是房屋若出现了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的情况也不能进行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