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食俗有哪些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日,我国在这一天有着极为丰富的饮食文化。清明节吃食是清明饮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中国传统食品品种繁多,其中有不少都有独特而久远的历史。从传统文化和民俗中获得灵感,进行创新和挖掘,对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介绍几种以清明为主题的美食习俗。

1.寒食团

寒食团是浙江台州地区清明食俗。相传春秋时楚国人介子推被关进监狱三个月后,其妻带着两个孩子准备寒食了。谁知她不吃肉食,带着孩子们只好在野炊时用干艾草、糯米做成一团在火上烘烤。到了唐代,寒食团有了新的吃法:蒸制时不放馅,而是将煮熟的糯米放入糖中炒熟做成“寒食团”(后来也有把火麻叶用油炒熟加糖而制成);蒸熟之后再用团子取出食用时又包上糖桂花、芝麻、豆沙等馅,吃起来甜而不腻,软滑可口,于是便成了寒食团的主要吃食之一。

2.清明节白果糕

白果糕,是江南地区流行的一种糕点。相传明朝有位皇帝非常喜欢吃这种糕点,每到清明节,就命人用白果蒸熟后撒在殿内,然后把糕点摆在上供桌,皇上吃后连声赞许,从此这种糕点就流传下来。现在白果糕不但用白果蒸熟后贴在糕上,还在糕中加了松仁、杏仁等制成松仁和杏仁糕。这些糕点也被人们称为“白果糕”。

3.清明节凉粉

每年清明节,很多地方都有吃凉粉的习俗。其实凉粉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凉粉,而是一种淀粉类食物。它是用淀粉经煮熟后冷却后形成块状或条状的透明食物,食用时先在开水中煮熟,捞出冷却即成。各地的凉粉不同于现在的凉面、凉粉尖或凉粉团、凉粉花等。

4.清明饺子

清明,北方称“上巳节”。上巳节与清明节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梦梁录记载,当时上巳日是从正月十五以后开始的,直到农历四月十五为止;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农历六月初七是中元节;七月初七晚上八点是盂兰盆节;十月十五是寒食节;腊月二十三是大年;正月二十六是春节;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正月十七是元宵。所以在这一天,人们还要吃饺子以寄托对春天和亲人去世的哀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饺子在中国南方很常见,但北方人不一定吃过。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有清明节吃饺子的习惯,北方地区没有吃过春天饺子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据说吃过春天饺子的人越多对春天的感情就会越深)。

5.清明节特色点心清煎饼

清煎饼,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特色小吃,在南方又叫清明饼,北方称为春卷。清煎饼的主料为小麦粉或白面混合,配以白糖、植物油(菜籽油)等而成。清煎饼是以青草叶包上小麦粉或玉米油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具有香、脆、甜、嫩的特点;清煎饼含有丰富的营养,有助于身体健康并能预防和治疗便秘。人们还将这种小吃称为“清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