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一组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一、紧扣主题,激趣导入  

1、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结识了不少作家笔下的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咆哮的洪水中舍小家顾大家的党支部书记,在长征路上为照顾小战士而牺牲的老班长……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特点,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

(板书课题:22人物描写一组)  

2、激趣导入:你们看过《小兵张嘎》吗?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谈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

(板书课题: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读题,注意“嘎”读 ɡǎ。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明确要求。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如果遇到不认识或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查查字典。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正音:  精神抖擞(sǒu) 裆(dānɡ) 挠(náo) 拽(zhuài)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4、师:谁能说说课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研读“嘎子”,体会特点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并勾画出文章中描写小嘎子摔跤时动作的词句,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想一想从这些词句中可以体现小嘎子的什么特点。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1) 起初

生1:我从小嘎子摔跤时“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可以看出小嘎子的争强好胜、机敏、富有心计的特点。  

生2:小嘎子摔跤时有自己的战术,他围着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想巧胜对手。  想象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画面,读出当时的情景。  

评价学生的朗读。  

(2) 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  

读句子,找出描写摔跤时的动作的词。  生1:作者用了“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词,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摔跤的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  

指导学生边读并配上动作体会。 

 评价学生的朗读。 

 3、总结学习方法。  

师:我们在学习时通过入情入境地阅读,并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特点,边读边想象当时的场景,这种“读——品——想”的方法对同学们读懂课文会有很大帮助。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