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修身
《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 “四书”之首。 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 “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探究事物原理。
通过探究事物原理才能获得智慧。获得智慧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相关内容
-
大学之道修身的关键
大学之道修身的关键,,修身是根本。下面“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一句太重要了!因为前面说了“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我们做任何事就是要抓住本才行。这个本就是修身。修身之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放到任何人头上都是百分之百正确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老百姓,从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到我们这些平凡人家统统都是要以修身作为自己的根本。修身怎么修呢?就是前面讲的“七证”的次第。整个《大学》的本就在修身上...
-
宿舍太吵怎么5秒入睡
宿舍太吵怎么5秒入睡,,五月的尾巴悄悄溜走,六月份也慢慢到来,六月对所有的学生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月份了,寒窗苦读十二载,就为了在这天能够厚积薄发,考取理想的大学。很多人认为到了大学就可以万事无忧了,其实大学的烦恼远不比高中少,在大学你不仅要应对各种考试、考证的烦恼,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除此之外,处理好室友之间的关系也是一大难题,大学的是由一般都来自五湖四海,有着各种不同的习惯,这是掌握一个...
-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读后感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读后感,,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出自《中庸》《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
-
《大学》原文带拼音
《大学》原文带拼音,,《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
理想的风筝作者是谁
理想的风筝作者是谁,,《理想的风筝》是苏叔阳写的。苏叔阳,当代著名剧作家、作家、文学家、诗人,笔名舒扬。河北保定人。现从事文化及历史研究。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教育事业多年,培养了很多学生。门下收一弟子舒子原。他以深厚的文化积淀特有的历史文学视角,创作了诸多国内外广为流传的文学著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华表奖、文华奖、金鸡奖及全国作协短篇小说奖、...
-
胜日寻芳泗水滨的寻芳是什么意思
胜日寻芳泗水滨的寻芳是什么意思,,胜日寻芳泗水滨的寻芳是游春、踏青的意思,当然还有更深层的理解是指求圣人之道。这句诗是出自于宋代时期朱熹的《春日》,整句话的意思是风和日丽的时候游览泗水之滨,朱熹的这首诗表面上看是写景的,是描写的春日的美好,其实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之中想要追求圣人之道的愿望。从字面上来理解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游春,可是他所选择的游春地点是泗水之滨,在宋朝时期这个地点早已经...
-
哲理故事(六)
哲理故事(六),,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听呢?”启示:推销生意是一种组织性质的生意,因为人多,人事问题也多。我们不时听到是非难辨的话,如...
-
毕业致辞,大学里的最后一堂课
毕业致辞,大学里的最后一堂课,,“同学们,在这样的时代,……你们是甘愿做唯唯诺诺的‘菜鸟’,还是要胜出为一个行业的精英?你们是甘愿做平淡无奇的‘路人’,还是要挺立成一个时代的标杆?”在武汉大学2014届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校长李晓红对着操场上万余名学生,最后一次抛出问题。实际上,校长毕业典礼致辞,无论是“打鸡血”,还是“灌鸡汤”,都是一种独特风格。科技日报记者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校长毕业致辞,看看...
-
不懂就要问写一段话
不懂就要问写一段话,,1.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3.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不懂就要问》一文通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让读者知道了学习应该抱着不耻下问的态度,不懂一定要弄到懂。该课赞扬了孙中山不...
-
陋室铭节奏划分
陋室铭节奏划分,,节奏划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乎有多高,有神仙居住就会著名;水不在乎有多深,有蛟龙盘踞就显神灵。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有我的品德飘溢馨香。碧绿的苔痕布满台阶,青...
-
论语十二章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
论语十二章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1、经: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2、译: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遵循礼仪规范,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克己复礼,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者。践行仁道,是由自己去做,难道是由...
-
孔子语录论语十二章
孔子语录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版),为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版"教材,分为六三制七年级上册和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大学》...
-
报任安书哪一年写的
报任安书哪一年写的,,关于《报任安书》的创作时间,近代学者王国维、郑鹤声等人认为作于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年)十一月,司马迁五十三岁。自王国维说法提出之后,司马迁的《年谱》信从这种说法,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文选》、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山西大学等21所院校合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也都采用王国维的《报任安书》作于太始四年的说法。此外,张惟骧认为《报任安书》作于征和三年(前...
-
论语十二章孔子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
论语十二章孔子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论语12章,孔子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时间像河流的水一样,不分昼夜的流逝。论语十二章孔子及其弟子〔先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
孔子传读后感
孔子传读后感,,孔子学有所成,六艺融贯于他的生命当中,他的神态始终谦恭而安详,他敞开的内心,仿佛始终在散发着一种鼓舞人的光明力量。许多人慕名而来,向他求学,求学的目的,许多人是想脱离贫贱的生活,成为一个高贵的人。想要高贵,不管是物质上衣食丰足还是文化上的知书达礼,都不是坏事,都是人上进的动力。好的教育,能引导这种愿望,为生命找到提升和成长的出路。这么多的学生,对孔子是一种很大的磨练。在这些磨练和考...
-
孔子的故事感悟20字
孔子的故事感悟20字,,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博学多才的人主要来自于他谦虚好学的美德。孔子曾说过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知 也 。"意思是:懂就懂,不懂就不要装懂,这才是聪明。孔子就是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以此来充实自己,是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当他取得了成绩后,仍没有满足,继续向别人请教,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孔子这种精神对于后人也是一种鞭策,是我这个与他相隔2500多年的...
-
孔子世家读后感
孔子世家读后感,,说到孔子,大家是无人不知。这位圣贤的光辉形象被人们无数次的瞻仰,人们送给这位伟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称号——孔圣人。司马迁同志也是孔夫子的忠实粉丝,因此专门用一大篇文章来写这位圣贤。我今天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孔子的人生哲学及治国方针。让我们回到从前……鲁国,襄公二十三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了。他头顶下陷,相貌奇特。父亲沉思了一会儿,说:“叫他孔丘吧!”从此,伟大...
-
论语十二章写时间流逝的句子
论语十二章写时间流逝的句子,,《论语十二章》中《论语.子罕》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感叹时间流逝的这一段话。这一段话是孔子感叹时间流逝,岁月无情。顺便说一下,这段内容中一直存在一个以讹传讹的问题。当年孔子是带着自己的弟子们站在泰山上,看着泰山脚下奔腾流淌的泰河而发出这段感慨的,所以应当是“子在山上月,而不是子在川上。如果是子在川上,孔子同其弟子们岂不是都站在河里,这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