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有感

1、林老先生既是诗人,又是学者,无论是读其诗,还是品其文,都给人以韵味隽永的感觉。可不知为什么,新教材的《说木叶》,我已教了两遍,可每每教起来,总是莫名地排斥,觉得无欲也无法教好这篇课文,因此敷衍了事,只求上过,不求上好。

2、时值今日,面对第三遍的《说木叶》,我想,再也不能对付它了,一定得沉下心去好好读读这篇课文,让学生喜欢,首先得让自己喜欢嘛。读完三五遍,渐渐地,我有了新认识,说木叶,“木叶”本来就是诗中的意象嘛,对这样词语的理解,不就是前文《咬文嚼字》字的联想意义的延伸么?不就是通过对木叶词的联想,延伸到对诗歌意象的解读,进而拓展到对诗歌情感的体悟么?既然如此,解读这篇文章的关键便在于弄清四个词语:木叶、树叶、落木、落叶。弄清这四个词语的联想及象征意义,便握住了解读这篇文章的钥匙。看来还是咬文嚼字好哇,咬文嚼字方解其中味呢!中国传统诗歌追求气韵生动,指的是艺术作品中包含的情思或意境,使作品浑圆整一,充满生命的饱满感,给人以丰沛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生动的气韵笼罩全文,如盐入水,如气周身,无处不在,又不着痕迹。对气韵的领悟应建立在对具体物象整体感受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诵读,吟咏,产生诸多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