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一词多义
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动词)——《鸿门宴》
哙拜谢(感谢)——《鸿门宴》
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鸿门宴》
故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形容词作名词)——《鸿门宴》
②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副词)——《鸿门宴》
坐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坐下,动词)——《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座位,名词)——《鸿门宴》
以
①具告以事(介词,把)——《鸿门宴》
②籍何以至此(介词,凭)——《鸿门宴》
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介词,拿)——《鸿门宴》
④还军霸上,以待项王(表目的连词,来)——《鸿门宴》
且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副词,尚且)——《鸿门宴》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鸿门宴》
③且为之奈何(副词,况且)——《鸿门宴》
于
①长于臣(介词,比)——《鸿门宴》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介词,对,向)——《鸿门宴》
③樊哙覆其盾于地(介词,在)——《鸿门宴》
之
①珍宝尽有之——音节助词,不译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
③为之奈何——代词,指这件事
④吾得兄事之——代词,指他
⑤与之同命——代词,指沛公
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结构助词,的
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代词,指关中
相关内容
-
鸿门宴345段翻译
鸿门宴345段翻译,,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够用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如啊。这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您亲自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
-
鸿门宴34段翻译
鸿门宴34段翻译,,鸿门宴3、4段翻译:张良就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对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谁替大王作出这个计策的?”(刘邦)回答说:“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所以(我)听信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刘邦沉默(一会儿)说:“本来不如人家,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
-
鸿门宴名句翻译
鸿门宴名句翻译,,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3、吾属今为之掳矣!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6、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7、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8、臣请入,与之同命9、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
-
季氏将伐颛臾重点字词
季氏将伐颛臾重点字词,,《季氏将伐颛臾》中重要虚词用法【于】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介词引出对象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词,在3、虎兕出于柙介词从4、龟玉毁于椟中介词在5、固而近于费介词,引出对象6、而谋动于干戈邦内介词,在【之】且在邦域之中矣助词,不译是社稷之臣助词,的夫子欲之代词,这样寡人之于国也助词,不译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1)代词,这样;2)代词,他们。则修文德以来之之:代词,他们既来...
-
鸿门宴哪本书
鸿门宴哪本书,,《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迁 创作的 史传文 ,出自《 史记·项羽本纪 》。 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 项羽 和 刘邦 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 鸿门 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
-
授予官职的动词
授予官职的动词,,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如《三国志·吴...
-
季氏将伐颛臾虚词归纳
季氏将伐颛臾虚词归纳,,《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一、虚词:为:①语气词,呢。例:何以伐为。②动词,担任。例: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③动词,成为。例:后世必为子孙忧。④介词,替。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且:①而且。例:且在邦域之中矣。②况且。例:且尔言过矣。二、通假字:1、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三、古今异义: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古义:以为意思是让……担任。今义:认为...
-
陈涉世家的一词多义
陈涉世家的一词多义,,《陈涉世家》中的一词多义:(一)之: 1、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往)(停止耕种,到了田垄上面。)2、怅恨久之(语气助词,无意义)(已经怨恨很久了。) 3、二世杀之(代词,他,指扶苏)(秦二世把他杀了。)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麻雀怎么会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5、楚人怜之(代词,他,指项燕)(楚人可怜他。) (二)会: 1、会...
-
与朱元思书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与朱元思书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①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zhuàn),意为鸟婉转地叫,此处指蝉鸣声。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意为返回。③有时见日 见:通“现”意为显现古今异义:①许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②经纶古义:筹划、治理。例句:经纶世务者。今义:整理过的蚕丝,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③戾古义:至...
-
邹忌讽齐王纳谏通假字和古今异义和一词多
邹忌讽齐王纳谏通假字和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一、古今异义:1、讽——邹忌讽齐王纳谏。释义:邹忌使用讽谏,规劝齐威王接受规劝。古:(对君主、尊长、朋友等)委婉地规劝,讽谏。今:诽谤,嘲讽2、窥——窥镜而自视。释义:照着镜子里的自己。古:照,看。今:偷看3、地——今齐地方千里。释义: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古:土地方圆。今:地点,处所4、刺——能面刺寡人之过。释义: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古:指责。...
-
陈涉世家的一词多义有哪些
陈涉世家的一词多义有哪些,,(一)之: 1、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往)(停止耕种,到了田垄上面。)2、怅恨久之(语气助词,无意义)(已经怨恨很久了。) 3、二世杀之(代词,他,指扶苏)(秦二世把他杀了。)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麻雀怎么会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5、楚人怜之(代词,他,指项燕)(楚人可怜他。) (二)会: 1、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
-
鱼我所欲也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鱼我所欲也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一词多义 1、而: 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转折连词,却。 2、于 :比;对于。3、是 :这种;这种做法。4、尔 :助词;代词,你。5、为 :为了;做。古今异义 1、是 古:这 指示代词 今:判断动词 2、豆 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
-
周亚夫军细柳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周亚夫军细柳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周亚夫军细柳》通假字:军士吏被甲 “被”通“披”,穿着。改容式车 “式”通“轼”,扶轼。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吗”古今异义:(1)将军亚夫持兵揖 (古)兵器 ;(今)士兵(2)将军约 (古)规定;(今)大约,表估计;或条约、邀请等(3)军中闻将军令...
-
归去来兮辞并序导学案
归去来兮辞并序导学案,,《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疏通文意,自主学习文言知识现象。2.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学习文言的能力,学会辨析古代文人复杂的思想。3.情感目标:学习陶潜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重点难点: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归纳一词多义,掌握重点文言现象。2.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的辨析。一、预习导学(一)了解相关知识1.关于“...
-
《礼记》二则10个实词 ,10个虚词
《礼记》二则10个实词 ,10个虚词,,《礼记》二则字词知识点梳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礼记》二则字词知识点梳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礼记》二则字词知识点梳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通假字学学半(“学”同“敩(xiào)”,教导)选贤与能(“与”同“举”,选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同“鳏”,...
-
鱼我所欲也活用字
鱼我所欲也活用字,,《鱼我所欲也》词类活用: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名词作动词,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生:动词作名词,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鱼我所欲也》其他文言现象:1、通假字:“得”,通“德”,感激。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乡”同“向”,原先,从前。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2、古今异义:豆: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例...
-
五代史伶官传序知识点
五代史伶官传序知识点,,一、一字多义与1.给。2.读y,通“欤”。3.为,给,替。4.和。5.亲附,亲近。归1.归附,归依。2.返回。3.归还。4.归聚,汇聚。易1.容易。2.轻易。3.替代。告1.祭告,祷告。2.告诉,告知。3.上报,报告。4.祭告,祷告。二、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子装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3.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
-
五代史伶官传序通假字
五代史伶官传序通假字,,一.通假字1.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敌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 二、一词多义1.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2.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3.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还矢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