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15分钟微型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14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3.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画面。积累优美生动的子.
4.能仿照课文第六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教学重点
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画面。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月光下再海边的美丽景象。
教学过程
一、吟通古诗,走进月夜
1.导入课题。
出示与“月亮”相关的古诗,如《古朗月行》(节选)、《鸟鸣润》等。全班齐读,想象古诗描写的月夜画面。
2.揭示课题,学生自主质疑。
预设学生的疑问:“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过渡: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惑,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我”和阿妈走月亮经过了哪些地方?
2.检查自读,学习字词。
(1)指名朗读,随文正音。重点指导“鹅卵石、泼刺、田埂、闪闪烁烁”中加点字的读音,提示“稻穗”的“穗”要注意与“惠”的读音区别。
(2)出示生字“葡、萄、卵”,师生交流书写要点:“葡”中“甫”写的时候不能忘记点;“萄”中“缶”的第四画不要出头;“卵”左边不要少写长撇
(3)学生练写。展示交流,互相评价书写是否正确、工整、美观。
3.学生默读全文,圈出“我”和阿妈走月亮经过的地方。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4. 启发:月下漫步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预设:愉悦、自由、静谧、浪漫、惊喜、甜蜜、期待…学生练习带着感受自由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梳理所见画面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了什么?
2.组织学生交流第一至二自然段:
预设学生的回答:“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见了月亮从洱海边缓慢升起,照亮了点苍山、村头、大青树
点拨: 这是月亮升起时的画面。(板书:月亮升起)
3.引导:请学生根据第一幅画面的概括方法,先找到“我”和阿妈看到了什么,再想想这些景物出现在哪个地点,最后试着用四个字概括看到的画面。
预设第四自然段,学生的回答:“我”和阿妈看到溪水、山草、野花、鹅卵石等景物。这些都是溪岸边的景物,所以我用“月下溪岸”来概括。(相机板书:月下溪岸)
预设第六自然段,学生的回答:“我”和阿妈看到村道、稻田,听到秋虫唱着、沟水汩汩,闻到水果的甜香,我觉得可以用“月下田野”来概括。(相机板书:月下田野)
预设第八自然段,学生的回答:“我”和阿妈看到天上有一轮圆月,闪闪烁烁的小星星,能不能用“月亮牵星”来概括?(相机板书:月亮牵星)
如果学生概括有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帮助总结概括并板书
4.默读课文,勾画出给自已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句子,再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月亮升起图,引导学生想象洱海边月下美景
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引读第一至三自然段。
(1)教师引读:秋高气爽,秋夜月明,月亮从哪儿升起来了?
学生读:洱海。
(2)教师引读:月亮不是从草原也不是从荒漠升起来,而是从南北长达40公里的“形如人耳”的高原湖泊洱海那边升起来洱海碧波万顷,一轮明月升起来,“我”惊喜万分地猜测着-----
学生接读: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
(3)教师引读:什么是“淘洗”?(洗去杂质、清洗灰生)“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一一学生接读: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么柔和。
追问引读: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么柔和,所以“我”想学生接读:一定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在句式变换中体验惊喜和激动)
(4)教师引读:正因为“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么柔和”,再加上洱海万顷碧波的反射和映衬,于是,最神奇的情境就出现了,明亮的月盘释放出万道柔光、“照亮了”------
学生接读: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
教师引读:也照亮了------
学生接读: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2.交流体悟想象:你喜欢这个场景吗?
抓住重点
学生自由交流万物被月光照亮后的美丽景象,体会一切事物在柔美的月光之中变得更加诗意浪漫。
3.师生合作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
点拨:在语气、语调的变化中浮现画面。
五、总结收获
1.分享收获。点拨:从课文语言、画面、情感等方面来谈学习收获。
预设1: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了这篇课文的语言非常美,能够让我们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预设2:我感受到了“我”和阿妈走月亮的时候非常开心。
2.激励研读:课文中还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