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挖空训练答案

《屈原列传》挖空训练答案:

1、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2、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

3、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5.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有形象的描述:(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