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主旨
此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仍旧民不聊生,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只有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如果封建统治者仍借行政命令瞎指挥,使老百姓疲于奔命,或者以行“惠政”为名,广大人民既要送往迎来,应酬官吏;又不得不劳神伤财以应付统治者摊派的任务,这只能使人民增加财物负担和精神痛苦。
相关内容
-
种树郭橐驼传注释
种树郭橐驼传注释,,词句注释橐(tuó)驼:骆驼。这里指驼背。始:最初。病偻(lǚ):患了脊背弯曲的病。伏行: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有类:有些像。号之:给他起个外号叫。号,起外号。之:代词,指起外号事。名我固当: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名,称呼,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固:确实。当:恰当。因:于是,就,副词。舍:舍弃。其名:他原来的名字。谓:称为。云:句末语气词,此处可译“了”。长安:今西安市,唐王朝首都...
-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及原文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及原文,,1、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2、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3、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
-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一句一译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一句一译,,〔原文〕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译文〕郭橐驼,不知最初叫什么名字。他患有伛偻病,耸着背脊,弯着腰,脸朝下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驼”。橐驼听到后说:“很好啊,给我取这个名字当然很恰当。”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原文〕其乡...
-
种树郭橐驼传实词
种树郭橐驼传实词,,一、实词:1、病偻 (脊背弯曲)2、甚善,名我固当 (本来)3、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仿效4、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滋长,繁殖,生长得快5、官命促尔耕,勖尔植 勉励6、早织而缕 线,这里指纺线织布7、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使(我们人口)兴旺8、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戒鉴9、其莳也若子(种植,移植)10、根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更换)11、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树干)12、...
-
种树郭橐驼传考试题
种树郭橐驼传考试题,,1.这篇课文通过郭橐驼的话,说明了怎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种树郭橐驼传句式
种树郭橐驼传句式,,1、词类活用:一般是形容词,名词,动词,状词,介词间相互活用。第一段:“病”:名作动,因为……生病“名”:名作动,给……起名第二段:“业”:名作动,以……为业第三段:“全”:形作动,保持“硕”:使动,使……长得高大“早”:使动,使……早结果“旦”:名作介,在早上“爪”:名作动,用爪子抓“日”:名作状,每天第四段:“理”:名作动,当官治民“烦”:形作动,多次颁布“早”:形作状,早...
-
拉封丹寓言读后感
拉封丹寓言读后感,,《拉封丹寓言》中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哲理,比如:此地无银三百两;要知道自己来的目的,不能遇到“美女”就忘了正事,等。《拉封丹寓言》还有很多道理,比如:骗子总会有破绽;千万不要与不讲信义的人联盟,等。有了《拉封丹寓言》我做事变得很谨慎了。今天我看了《老人和三个青年》的故事,故事里说到: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种树,有三个青年人在嘲笑老人: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却还在种树。这些种下的树,不能...
-
种树郭橐驼传通假字
种树郭橐驼传通假字,,通假字:(1)既然已 “已”通“矣”,了。(2)字而幼孩 “而”通“尔”,你的。一词多义:1、业: 驼业种树 以……为职业术业有专攻 职业,技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学业以共济世业 事业,功业若业为吾所有 已经2、如: 莫能如 及,赶得上,比得上沛公起如厕 到……去日初出大如车盖 好像洛阳亲友如相问 如果公屡促之,必如约 按照3、性: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本性凡植木之性...
-
种树郭橐驼传选择题
种树郭橐驼传选择题,,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偻(脊背弯曲)名我固当(本来) B.遂而鸡豚(成,养大)故病且怠(穷困) C.根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树干) D.勖尔植(勉励)字而幼孩(写字)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 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
种树郭橐驼传的中心思想
种树郭橐驼传的中心思想,,郭橐驼种树告诉我们的道理:1.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否则将会导致大的危机。2.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3.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种树郭橐驼传》赏析: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
-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句式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句式,,种树郭橐驼传文言句式1.判断句以“……也”表示判断。例:官理,非吾业也(非……也,表否定的判断句)2.倒装句郭橐驼,不知始何名3.省略句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而卒以(之)祸苟有能反(于)是者然吾居(于)乡移之(于)官理,可乎4.宾语前置故不我若也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吾又何能为哉5.定语后置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名词作动词1.病瘘,隆然伏行。病,患…病2.早实以蕃。实,...
-
种树郭橐驼传人物基本信息
种树郭橐驼传人物基本信息,,郭橐驼,是《柳河东集》中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人物“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橐驼:骆驼。 以种树为业,且“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赢取养”算是一名“种树能手”,更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培养树苗的方法“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而”。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
-
郭橐驼种树心得体会
郭橐驼种树心得体会,,郭橐驼种树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否则将会导致大的危机。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种树郭橐驼传》赏析: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性极...
-
种树郭橐驼传层次划分
种树郭橐驼传层次划分,,第一层(从开头到“非有能早而蕃之也”):这是从正面阐述郭橐驼成功的种树经验。这一层又可分三个小层次:一是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则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二是树木的天性;三是郭橐驼恰当的植树态度和方法。第二层(从“他植者则不然”到结束):主要写“他植者”错误的种树方法,与郭橐驼的成功经验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文章中心。这一层又分两个小层次:一是马马虎虎、不认真的种树态度;二是“爱之太...
-
种树郭橐驼传的启示
种树郭橐驼传的启示,,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种树郭橐驼传》。文中讲到:郭橐驼的种树秘诀在于他只把根基做好。在种树之初,他对待树木就像对待婴儿一样细心呵护,比如:把树根舒展,把土培实、培匀等等。在栽好后,就像丢弃它一样不管它,让它的本性得以充分发挥。这不也正是育人的道理吗?就拿我们来说吧,小学阶段行为习惯的培养就像种树之初一样,正是要打好根基的重要阶段。只要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长大就能有所作为,...
-
种树郭橐驼传侧面烘托精于种树
种树郭橐驼传侧面烘托精于种树,,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以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翻译:我郭橐驼并没有能使树木活得久、生长快的诀窍,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让它尽性生长罢了。同时在文章的最后将植树之法用于养民,提出养民也需要顺应自然,不扰民。《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事迹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
-
种树郭橐驼传800字议论文
种树郭橐驼传800字议论文,,1、本文题目虽称为“传”,但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仍旧民不聊生。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老庄思想的具体反映。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只...
-
种树郭橐驼传讲了什么
种树郭橐驼传讲了什么,,此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仍旧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