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真的长头发还是宇宙的另一边

2020年的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改版了,课文16换成了《宇宙的另一边》课文讲述了一个孩子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个世界的倒影。有一样的城市、街道、房子和孩子,又有不一样的地方,有生命的石头、从西边升起的太阳和在夏天飘落的雪花。
《宇宙的另一边》讲述了一个可爱、聪明的小男孩儿,对宇宙的神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通过丰富的想象,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神奇的想象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儿童们对神奇而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与向往之情。
《宇宙的另一边》分段段意:
第一部分(1—5自然段):浩瀚的星空引发了“我”无限遐思,“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第二部分(6—9自然段):“我”始终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想象宇宙另一边神奇的数学课堂。
第三部分(10—12自然段):“我”向大家分享“我”的美好想象,大家被宇宙另一边的世界迷住了。
作者简介:
陈诗哥,原名陈开斌,1980年月生于广东肇庆,现居深圳。2009年开始发表童话,作品见于《花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上海版和江苏版)、《中国校园文学》、《国语日报》(台湾)等,入选各种年选。年月出版有童话集《几乎什么都有国王》。获9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年首届《儿童文学》金近奖。
相关内容
-
驱遣我们的想象论证方法有哪些
驱遣我们的想象论证方法有哪些,,文章开篇阐述各种文艺都是文字的集合体。然后总说读者和作者的关系,接着举诗句和散文诗的例子,具体分析读者如何驱遣想象,才可以走进作者的意境。最后水到渠成,归纳出论点: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主要是通过举例论证方法来论证的。作者列举两个例子,阐明要多角度驱遣我们的想象,才可以走进作者的意境。...
-
牛和鹅还有哪些批注
牛和鹅还有哪些批注,,1、其中第17课《牛和鹅》记叙了敢于欺负牛的“我”却在放学路上被鹅欺负了,最终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脱了险,还改变了“我”对牛和鹅的态度。本单元教学目标之一为“学习边阅读边做批注,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2、作为教者,我们可以先以学习者的态度来研读课文。课文第一段:“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
三顾茅庐90字概括
三顾茅庐90字概括,,《三顾茅庐》课文讲述三国时期,刘备因缺少人才,去拜访诸葛亮,想请他出山一起打天下。前两次诸葛亮不在,落了空,第三次终于拜见到了这位卧龙先生,在刘备真诚邀请下,诸葛亮觉得刘备是真心诚意的,于是和他开拓江山。《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启示是:诚实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只要我们以心换心,就会消除误会,增进友谊。就如同刘备当年三顾茅庐,终于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打天下,靠的就是一个“诚”字。...
-
蝴蝶的家课文仿写
蝴蝶的家课文仿写,,《蝴蝶的家》仿写:微风习习,树叶摇晃,一只慵懒的毛毛虫在叶头晒太阳。忽然,毛毛虫一个翻身不小心从树叶上掉下来,恰好摔在了汽车的前玻璃上,汽车继续向前飞驰……毛毛虫会不会被风吹走呢?会不会被吹到路边的溪水里?会不会被小溪里的鱼儿吃掉?那湍急的溪水会不会把它沉入溪底呢?可怜的毛毛虫能顺利逃过劫难吗?我真为毛毛虫担心!如果毛毛虫被吹到绿油油的草地里,它会不会安个新家?鸟儿们会不会把它...
-
小真的长头发想象能变成什么
小真的长头发想象能变成什么,,1、头发除了使人增加美感之外,主要用于保护头部。细软蓬松的头发具有弹性,可以抵挡较轻的碰撞,还可以帮助头部汗液的蒸发。一般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左右,在所有毛发中,头发的长度最长,尤其是女子留长发者。有的可长到95~100cm,甚至150cm,但一般不会超出200cm。2、头发的颜色一般是由基因决定的,常见的有黑色、金黄色、棕色及红色等。当人类老化时,头发通常会变成银白...
-
美丽的海底世界读后感
美丽的海底世界读后感,,1、本书介绍了种种险险象环生的情节,显示了人类顽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展现了人类不懈的开拓精神。他提出了开发深海的可能性,鼓励人们去探索深邃的海底世界。在我们的地球上,还有很多未知的,也可能是即将的发生的事情,需要人们以求知的态度去看待。2、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
-
坐井观天的青蛙是一只什么样的青蛙
坐井观天的青蛙是一只什么样的青蛙,,在《坐井观天》中的这只青蛙,其实是一只目光特别短浅,而且又不知天高地厚的青蛙,青蛙坐井观天,这可以说是这只青蛙的不幸之处,它在井中看不到外面广阔的天空,只能够通过井口看到这小小的天空,所以它认为天空就只有这么小。在这篇课文里面,青蛙跟小鸟关于天的大小一直在激烈的争论着,当然通过这篇课文也让我们知道了,在认识事物方面只有站得更高才能够看得更加全面一些,千万不能像是...
-
走月亮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走月亮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文章写一对母女月下漫步,边走边描绘所见之物。月下的小溪花香四溢惹人喜爱;月下的农田瓜果飘香,饱含丰收的喜悦;月下的母女柔声细语,幸福温馨。作者简介:吴然,原名吴兴然。1946年生,云南宣威县人。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和小学教师。后调《春城晚报》作编辑,1985年起主编该报《小橘灯》儿童副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
秋天的怀念秋天去掉好吗
秋天的怀念秋天去掉好吗,,不好。因为《秋天的怀念》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我怀念秋天去世的母亲。所以不能去掉。《秋天的怀念》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体裁)。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后来,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秋天的怀念》便是怀念母亲的文章。本文写于1993年。课文...
-
庖丁解牛成语
庖丁解牛成语,,《庖丁解牛》是高中《语文》中的一篇精典课文,目前人教版将之编入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四单元文言文中。这篇课文,共有7个成语,收录在《新华成语大词典》中,总结如下。1、【庖丁解牛】比喻技术高超熟练,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2、【目无全牛】形容技艺高超,也指洞察事理,做事精练。“始臣之...
-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这句出自二年级课文《秋天》。《秋天》二年级课文原文: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啊!秋天来了。《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全文有3个自然段,每一段观察角度、观察的对象各不相同。第...
-
海上日出课文
海上日出课文,,1927年1月,巴金爷爷从上海乘船去法国留学,在轮船上,观察海上日出的景象,他非常喜欢这幅大自然画卷,就用文字把这些美丽的画面描述了出来。巴金:原名李尧棠,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巨匠。1.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
-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几年级的课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几年级的课文,,1、廉颇蔺相如列传是高中一年级的课文。2、原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
-
十六年前的回忆插叙
十六年前的回忆插叙,,表达有技巧,言之要有序。在记叙文中,有的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有的按照地点转移的顺序,有的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还有的按照“总、分、总”的结构顺序等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按照实践的顺序依次写了“被捕前的紧张空气和爸爸的繁忙的工作”“被捕时爸爸的镇定”“法庭上爸爸的凛然正气”“被害后我的悲痛心情”。结尾点题:我永远忘不了——1927年4月28日,那是父亲的被难日。1.课文第一自然...
-
梦圆飞天试讲稿
梦圆飞天试讲稿,,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教学重难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
-
爬天都峰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爬天都峰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爬天都峰》的起因:爸爸在假日带作者去黄山爬天都峰。经过:在天都峰脚下遇到一位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困难,最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峰顶。结果:在天都峰的山顶二人相互道谢。课文描写了在假日,“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
-
第一朵杏花试讲稿
第一朵杏花试讲稿,,第一课时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1、出示教学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1)轻声自读课文两遍(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自学情况(1)...
-
第一次抱母亲试讲稿
第一次抱母亲试讲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富有情感的课文-《第一次抱母亲》。文章记叙了由于母亲生病住院,需要更换床单,就这样一个非常偶然的抱母亲的机会,引发了母子之间心灵的碰撞和融通。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由此可见,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锤炼语感的好素材。 由于当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不知不觉地溺爱,已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