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每段大意概括
第一部分(第1至第3段),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这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1、(第1段),写屈原的身份、才识;
2、(第2段),写上官大夫嫉贤进谗和怀王信谗,屈原被怀王疏远;
3、(第3段),写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以及对《离骚》的高度评价;
第二部分(第4至第10段),写屈原由见“黜”而见“迁”。这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
1、(第4至第7段),写屈原被怀王罢黜后,怀王三次被秦所骗,最终客死于秦,突出屈原的个人遭遇与楚国命运息息相关;
2、(第8至第10段),写顷襄王昏愦,屈原见“迁”;
第三部分(第11段),写屈原自沉汨罗的经过;
第四部分(末段),写屈原死后的影响。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
相关内容
-
屈原列传父母是人类的根本
屈原列传父母是人类的根本,,本文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其中又删去了屈原《怀沙》赋全文。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生活在战国中后期的楚国,当时七国争雄,其中最强盛的是秦、楚二国。屈原曾在楚国内政、外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后,虽然遭谗去职,流放江湖,但仍然关心朝政,热爱祖国。最后,毅然自沉汨罗,以殉自己的理...
-
听听秋的声音写作背景
听听秋的声音写作背景,,《听听,秋的声音》写作背景:毕国瑛是当代诗人,1980年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留任附属小学的语文老师。毕国瑛1986年调入上海少年报社,任《童话报》编辑,著有儿童诗集《男孩和女孩的悄悄话》。《听听,秋的声音》诗文风格朴实明朗,它不以往的诗人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诗人将视野投向大自然,投向普通人见到的景色,以观者的身份表现自然的的诗意诗风。诗作表面看来似...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故事背景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在这篇演讲词中,丁肇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
-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的意思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的意思,,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的意思: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渔父》出自《楚辞》,东汉文学家王逸认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 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政治上被迫害,个人人生遇到了一种困顿,处在困恶之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茅盾《楚辞与中国神话》和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品,而是屈原的学生宋玉或战国时期楚国的人而作。蔡靖泉《楚文学史》亦引以上观点。主张各异,...
-
古代文化常识对死的说法
古代文化常识对死的说法,,1.按身份等级 谓天子死为“崩”或“驾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卒(zu)”,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曰“不禄”,庶人(平民)死曰“死”。 清代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死曰“卒”。2.按年龄 不满20岁死曰“殇”,此又分三类:8~11岁为“下殇”,12~15岁“中殇”。16~19岁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
-
说木叶主旨
说木叶主旨,,说木叶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诗歌中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阐述了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林庚所著的议论性散文《说木叶》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它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地为读者讲述了古诗中“木叶”这一意向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木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最早出现在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中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即为树...
-
屈原(节选)赏析
屈原(节选)赏析,,鉴赏剧本《屈原》的节选部分,可以从两方面去着重理解:一是郭沫若创作部历史剧的动机;二从“雷电颂”的艺术手法看郭沫若要表现的“物我同化。”郭沫若创作历史剧《屈原》时正值1942年1月,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作者说:“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朝代。”作者要达到的目的是,鞭挞国民党反映派黑暗统...
-
说"木叶"课文
说"木叶"课文,,林庚所著的议论性散文《说木叶》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它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地为读者讲述了古诗中“木叶”这一意向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木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最早出现在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中”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有暗示意义,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凄清的艺术格调。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
-
屈原节选选自
屈原节选选自,,《屈原》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说木叶文章结构
说木叶文章结构,,《说木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进行铺陈描写。林庚所著的议论性散文《说木叶》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它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地为读者讲述了古诗中“木叶”这一意向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木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最早出现在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中“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有暗示意义,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凄清...
-
说木叶内容摘要
说木叶内容摘要,,林庚所著的议论性散文《说木叶》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它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地为读者讲述了古诗中“木叶”这一意向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木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最早出现在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中“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有暗示意义,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凄清的艺术格调。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
-
语文必修说木叶原文
语文必修说木叶原文,,《说“木叶”》原文:“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九歌》 )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
-
屈原节选戏剧冲突
屈原节选戏剧冲突,,《屈原》以楚国对秦国外交上的两条路线斗争为情节线索,构成代表爱国路线的屈原与代表卖国路线的南后等人之间的戏剧冲突。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写于 1942 年 1 月,时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反动派又消极抗日,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大肆捕杀爱国抗战的军民,“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于是,针对政治现实,郭沫若创作了《屈原》, 用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
-
屈原(节选)的作者
屈原(节选)的作者,,《屈原》的作者是郭沫若。郭沫若(1892 – 1978)四川乐山人,在现代文学史上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与历史剧作家。他是鲁迅在20世纪初热切呼唤、终于出现的摩罗诗人,又是新中国的预言诗人。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体现与时候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另有作品集《星空》、《前茅》、《恢复》;不说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剧本《卓文君》、《聂》、《孔雀胆》、《蔡...
-
屈原节选情感
屈原节选情感,,1.第一部分讲述自己的身世,为楚怀王立法改革却遭到小人陷害,表白了自己做了大量有益于国家的工作还是无法改变勾心斗角的现状,表明了自己痛苦心情和困惑。2.第二部分描述自己无法解脱现实中的痛苦和困惑,还是借女嬃劝告自己入境随俗,由现实转向了幻想,追求美好理想的实现。3.第三部分描述自己追求的理想不能实现,结果接受巫咸意见,远游离乡,但又恋恋不舍,爱国思想和理想的抱负使他还想期待楚怀王醒...
-
客至尾联有何作用
客至尾联有何作用,,《客至》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颔联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
-
屈原节选体裁
屈原节选体裁,,屈原(节选)的体裁:话剧。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写于 1942 年 1 月,时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反动派又消极抗日,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大肆捕杀爱国抗战的军民,“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于是,针对政治现实,郭沫若创作了《屈原》, 用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抒发人民的愤慨。作者曾说:“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
-
说木叶200字
说木叶200字,,林庚所著的议论性散文《说木叶》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它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地为读者讲述了古诗中“木叶”这一意向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木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最早出现在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中”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有暗示意义,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凄清的艺术格调。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