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字有多少
《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配套规范,是现代记录汉语的通用规范字集,体现着现代通用汉字在字量、字级和字形等方面的规范。2013年6月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并予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该表共收录汉字8105个。
通用性是字表的第三个特点。在现代一般社会用字领域,没有必要对一些罕用字或生僻字进行标准化处理,经过规范整理的8105字,都是现代社会需要的通用字。字表按通用程度分级:一级字表的通用性最高,二级次之,三级字表虽然取自专业领域,但这些字都与国计民生的信息传播息息相关,在计算机存储和阅读上也有通用性。
相关内容
-
推敲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推敲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启示:做事态度要认真,反复琢磨,不能大意.写作时候要字斟句酌,注意的行文规范和用词规范.做文章要仔细斟酌,力求表达出自己内心所想,写出来的东西才经得起推敲;做人做事也要三思而后行。推敲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uī qiāo。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反复,这一个词来自于贾岛的一个典故。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苦吟派就是为了一...
-
黄鹤楼送别朋友恋恋不舍诗
黄鹤楼送别朋友恋恋不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百度汉语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
-
悠悠万里,遥遥无期下一句是什么
悠悠万里,遥遥无期下一句是什么,,悠悠万里,遥遥无期下一句是声声叹息,点点乡愁。遥遥无期是一个汉语的成语,它是形容时间还比较的久远,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不知道哪一天,表达实现的可能性比较的小。时间可能要挺久。所以做自己该做的事,倘若自己已经尽力了,剩下的一切随缘,凡事顺其自然。...
-
执著和执着的区别怎么读
执著和执着的区别怎么读,,执著和执着没有区别:执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zhí zhuó。“执著”亦作“执着”,现在常用的书写是“执着”。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信念极强的渴望,无法释怀,为达目的不惜一切代价,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在词语“执着”中,“执”字取本义,是“拿住、把握”的意思;“着”字取引伸义,是“着重”的意思(注:“着”字和“著”字均没有本义,它们均是继承...
-
词义和构词方式来自外语
词义和构词方式来自外语,,有一类词,它们的词义和构词方式都来自外语,构词语素则是本民族语言的,这类词属于仿译词。仿译词:它的特点是构词所用的本族语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分别与所源自的外语词有对应关系。如汉语词"黑板"的构词材料是"黑"(形容词性,表颜色)和"板"(名词性,表厚度小而面积大的较硬的事物),以"修饰+中心语"次序的定中关系组织起来,而它所源自的外语词是英语的blackboard,含有的构...
-
学习十条,树文明之风
学习十条,树文明之风,,自我们踏入学校的大门后,我们首先学习的便是做人,其次是做学问。经过几年的学习。我发现做人远比学做学问要难。尤其是学习了“十条行为规范”之后,我更觉得一个人要学会学习,就要先学习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有人说过“生命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生命,便什么事也无法做了”。所以我们“十条行为规范”中的第一条就是“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吸烟、喝酒都是对身体百害而无一益的东...
-
送行说一路顺风还是一路平安好
送行说一路顺风还是一路平安好,,都好。 一路平安,汉语成语,拼音是yīlù píngān,意思是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也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出自《古今小说》。“一路顺风”与“一路平安”的区别是:用法不同、出处不同 一、用法不同 1、一路顺风:用于送别朋友,希望在旅途中不要发生什么意外,能够顺利如期地到达目的地。 例句:我们这次出门旅行真是一路顺风,沿途一点儿也没有耽误。2、一路平安:运用的...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如何理解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如何理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汉语成语, 出自《孟子》的《公孙丑章句上》。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孟子的推导仍...
-
海伦凯勒发明盲文
海伦凯勒发明盲文,,1809年1月4日,“盲文之父”路易·布莱尔诞生,15岁时其发明国际通用正式盲文。|海伦凯勒模言文的故事海伦凯勒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的塔斯坎比亚小镇,他的父亲凯特凯勒上校出身于美国南方的一个名门望族,是《北亚拉巴马人报》的老板和主编,同时也是塔斯坎比亚的知名人士。海伦凯勒的母亲也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里, 他比凯特凯勒上校小二十岁, 是他的第二个妻子,她的母亲是当地有名的美人...
-
不自由毋宁死拉丁语
不自由毋宁死拉丁语,,不自由,毋宁死,汉语词语,读音是bú zì yóu,wú nìng sǐ。意思是如果失去自由,那么不如去死。源于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1736-1799)1775年3月23日于殖民地弗吉尼亚州议会演讲中的最后一句:“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赏析:这篇演讲开始时语调舒缓,但随着演讲的进行,调子越来越坚决,言辞越来越峻急,态度越来越激烈...
-
房和屋的区别古代汉语
房和屋的区别古代汉语,,“房”和“屋”的区别 在古代,房和屋是分开来用的,当然表达的意思也有所不同。房”跟“屋”意思差不多,住人或放东西的建筑物。但一间屋比一间房面积要大。 房,古代宫室中供人居住的房间,位于堂之后,室之两侧。在室之东者为东房,室之西者为西房,又叫右房。东房、西房都有门与堂相通,东房后部还有阶通往后庭。后来,住宅内凡是居室皆可称房,而这与上古的房专指东房、西房不同。屋,本义是幄,...
-
不自由,毋宁死的意思
不自由,毋宁死的意思,,不自由,毋宁死,汉语词语,读音是bú zì yóu,wú nìng sǐ。意思是如果失去自由,那么不如去死。源于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1736-1799)1775年3月23日于殖民地弗吉尼亚州议会演讲中的最后一句。赏析:这篇演讲开始时语调舒缓,但随着演讲的进行,调子越来越坚决,言辞越来越峻急,态度越来越激烈。从修辞角度看,这与大量使用排比、反问、感叹、长短句交错等表达手法有...
-
不自由,毋宁死前一句
不自由,毋宁死前一句,,我不知道别人将选择怎样的道路,但对我来说,不自由,毋宁死!不自由,毋宁死,汉语词语,读音是bú zì yóu,wú nìng sǐ。意思是如果失去自由,那么不如去死。源于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1736-1799)1775年3月23日于殖民地弗吉尼亚州议会演讲中的最后一句:“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原文节选:先生们,他们说我们势单力...
-
不自由,毋宁死!
不自由,毋宁死!,,不自由,毋宁死,汉语词语,读音是bú zì yóu,wú nìng sǐ。意思是如果失去自由,那么不如去死。源于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1736-1799)一七七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于殖民地弗吉尼亚州议会演讲中的最后一句: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1736~1799),苏格兰裔美国人。他生于弗吉尼亚,...
-
不自由毋宁死现代解释
不自由毋宁死现代解释,,不自由,毋宁死,汉语词语,读音是bú zì yóu,wú nìng sǐ。意思是如果失去自由,那么不如去死。源于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1736-1799)一七七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于殖民地弗吉尼亚州议会演讲中的最后一句: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1736~1799),苏格兰裔美国人。他生于弗吉尼...
-
不自由毋宁死
不自由毋宁死,,不自由,毋宁死,汉语词语,读音是bú zì yóu,wú nìng sǐ。意思是如果失去自由,那么不如去死。源于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1736-1799)一七七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于殖民地弗吉尼亚州议会演讲中的最后一句: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历史背景:18世纪中叶,北美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英国政府软硬兼施,采用各种手段,力图...
-
不自由毋宁死中英对照
不自由毋宁死中英对照,,不自由,毋宁死,汉语词语,读音是bú zì yóu,wú nìng sǐ。意思是如果失去自由,那么不如去死。源于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1736-1799)1775年3月23日于殖民地弗吉尼亚州议会演讲中的最后一句:“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原文节选:先生们,不用再徒劳地试图缓和事态。各位可以高喊和平——但和平并不存在。事实上战争已...
-
不自由毋宁死拼音
不自由毋宁死拼音,,不自由,毋宁死,汉语词语,读音是bú zì yóu,wú nìng sǐ。意思是如果失去自由,那么不如去死。源于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1736-1799)一七七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于殖民地弗吉尼亚州议会演讲中的最后一句: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1736~1799),苏格兰裔美国人。他生于弗吉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