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一棵树优质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一棵大树,树上的词语有:

希望 痒痒 鳄鱼 丁零 香肠 陈醋

麻烦 继续 狐狸 巧克力 形状

(1)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

(2)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

2.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觉得变成一棵树有趣吗?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品读变成树的美妙和神奇。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词语,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二、深入读文,品析语言

(一)学习第二部分,感受想象的神奇。

1.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5~20自然段,画出你觉得有意思的句子,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写批注。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3.体会初变树的乐趣。

(1)读一读第5~8自然段,把自己认为有意思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感知鸟窝的形状美。

①课件出示树的图片,然后依次出现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鸟窝。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想象各种形状的鸟窝在枝头上跳舞的情形,具体感受这棵树的“奇特”。

②学生进行补充填空。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   )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              )。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快乐与兴奋之情)

(3)体会鸟窝里的幸福。

①学生汇报交流。

②课件出示句子:

句1: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句2: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③引导学生认识设问句,了解其特点和作用。

④鼓励学生找出文中另一个设问句读一读,巩固设问句的特点及作用。

⑤找出这部分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如: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

⑥多种形式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学习第三部分,感受现实的幸福。

1.体会妈妈进入鸟窝的变化。

(1)读一读第9~20自然段,把自己认为有意思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2)相机出示下面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句子并说说“我”高兴和失望的原因:

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①引导学生联系第11自然段读句子谈感受。

②重点抓住描写妈妈和小动物们吃东西时的句子,进一步感悟“我”的高兴和失望之情。

③引导学生质疑。

④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和段落。

2.轻声读第9~23自然段,交流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还知道了些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中,旨在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想象的神奇。关注文章的写法,感受使用设问句的好处。同时,通过图片的直观感受,体会变成长满鸟窝的树的快乐。

三、创作表达,尝试练笔

1.导思:想象的世界是多么神奇与美妙!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2.动笔进行写话练习。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鼓励学生通过想象,让自己的愿望在想象世界里得到实现。

3.投影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想象,同时也为运用积累的语言提供一个平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以读促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上课伊始,通过畅谈自己想变成什么和观看人变成树的动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然后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想象是神奇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感受使用设问句的好处。在练笔尝试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