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二文解读

《刷子李》文本解读

一、文本内容

《刷子李》出自人教课标本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本组的专题是“作家笔下的人”,是一组刻画人物的课文。本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课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这篇课文记叙了“刷子李”粉刷墙壁时总是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赞扬了他绝妙的粉刷技巧。课文先交代了刷子李的技艺,然后写了他收了一个徒弟叫曹小三,听说师傅的绝活,半信半疑,亲眼瞧了之后对师傅佩服的五体投地。就在这时他发现刷子李裤脚上有一个小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是黑裤子上烧了个洞造成的。情节虽然简单,但安排的曲折有劲,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二、人文价值

纵览全文,文本的人文价值藏在整篇文章的每一个字,集中体现在刷子李最后对徒弟说的那句话:“好好学本事吧!”刷子李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刷子李对徒弟说的这句话是意味深长的。他告诉徒弟曹小三,不要以为别人的名气都是虚的,那可是名副其实的。他教育徒弟要好好学本事。手艺人必须有本事,本事是勤学苦练出来的,有了本事才能有自己的尊严。这恐怕是刷子李一生经验的总结。这句话貌似一般,但是在课文里有很深的含义。“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这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其意思至少有三:一是“刷子李”确有绝活,这一绝活,若没有亲眼目睹,怎么也不会相信是真的,说明“刷子李”技艺高超。二是刷子李有此绝活是其自我挑战、不断磨练的结果。三是“刷子李”的所言所行深深震撼了曹小三,曹小三感触很深,获益甚多。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者通过这篇课文,意在告诉读者:真本事是靠练出来的。

三、言语形式

1.细节描写,感受奇才

《刷子李》是一篇写人的文章,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的时候,就注重了细节描写。这是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的特点。细节描写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灵活现。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这是对刷子李刷墙时的细节描写,这一段话描写了“刷子李”刷墙的情景,包括他刷墙的动作和刷后的效果。“刷子李”刷墙的动作是那样的娴熟,娴熟得已进入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给人的感觉,他不是在做一项又脏又累的活儿,而是在进行一项艺术创作,艺术表演,悠然摆来摆去,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这不是艺术的境界吗?刷后的效果,作家主要言其平整和雪白,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好比“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他刷墙的动作和刷后的效果相互映照,反映了“刷子李”技艺高超。

2.侧面烘托,情节起伏

课文的主角是刷子李,但用了极多的笔墨来写他的徒弟——曹小三。这是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进行侧面烘托。作者用徒弟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为暗线推进故事情节,吊足了读者的胃口。作者抓住曹小三的“心路历程”,从“半信半疑”到“五体投地”,再到“一落千丈”,最后是“发怔发傻”。通过感受曹小三的内心起伏,来感受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让学生读出了小说的味道,领略到了小说的魅力。

此外,关于刷子李裤子上的小破洞,其实早在前面设有伏笔:“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这也是有趣的一个场景,使得后面情节的发展竟在情理之中。

3.对比描写

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文中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刷子李大胆的“承诺”,充满自信,豪气千丈,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而曹小三开始听说师傅有手绝活时,“半信半疑”;师傅刷墙时,“最关心的还是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看见师傅身上出现白点时,以为师傅“名气有诈”。这样把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的态度和主人公“艺高胆大”的自信进行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这个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4.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均情趣盎然,简洁传神。